都邦股权纷争凸显责任缺位 员工持股被清退

  在当时看来,都邦保险的员工增资扩股以及员工持股计划都已顺利完成,都邦员工也成为业界羡慕的对象。但是金都集团等股东所作的此番努力,后来却在传播中走了样儿,成为外界和部分不明事实员工的话柄。
  酝酿已久反戈一击
  然而,也许管理层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增资扩股上,公司的经营却出现了滑坡,公司管理上的问题开始暴露。
  2007年,浙江某水险承保业务的巨额赔付引起了董事长王丽影的关注。由于承保船只沉没,公司赔付1600万元。但是这笔巨额赔案,从承保到理赔,都缺乏必要的管控,存在管理上的诸多漏洞,特别是没有安排分保或再保,反映了公司管理粗放和风险控制意识不足。一位都邦高管这样评价。
 2007年底,在公司总裁室工作例会上,从不过问具体经营问题的董事长王丽影,对此提出了批评,强调公司应加强细化管理的要求,以更好的推进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但此会议结束后,“她管的太多了”这句话从高管层流传出来,为投资人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而直接促成矛盾发展的则是员工持股计划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隐性控制力量。
  员工持股成立了吉林恒正等5家公司,占据都邦股份的31.5%,战鹰安排人力资源部精心挑选了这五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和主要显名股东,通过这个方式掌握了直接投入都邦的18.5%大部分股权。与此同时,他号召中欧商学院培训班的同学集资成立的北京九合常青投资有限公司,还掌握了都邦3000万股的股份。
  显然,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如何通过员工股争取公司更大话语权就成为时任总裁战鹰思考的关键问题。
  在深思熟虑后,战鹰向浙江某股东抛出了橄榄枝。但是,对于长期以来受董事长信任有加的总裁突然抛来的媚眼,浙江股东认为是一种试探,没予理睬。但经过深入分析,如果真有这种可能,那么原本的算盘就有可能得到实现。于是,很快,两者走到了一起。
  此时,都邦高层发现战鹰的行为已经严重超出了其本职,违背了职业道德。且2008年上半年都邦保险经营业绩持续恶化,上半年综合赔付率超预算指标14.3%,综合成本率超过预算指标23.4%。到2008年6月末,都邦保险偿付能力水平已由年初的317%猛降至95%,且持续恶化。针对这一情况又没有采取可行的措施。
  7月12日,都邦保险原总裁战鹰在该公司董事会第一届第九次临时会议上被问责出局。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浙江的几位董事做了弃权的选择,但终因业绩问题,多数董事投票通过。
  一系列矛盾并未因战鹰的出局而结束。相反,激起了多重矛盾,原本是相对低调的投资人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正式浮出水面,加之而个别浙江股东争夺公司控制权的计划落空。随后,媒体上出现了以维护小股东权利和维护员工利益为主题的、揭示都邦大股东挪用资金等问题的连篇报道。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