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保险上半年扭转承保亏损局面

来源:中国保险报
    本报讯【记者 仝春建】记者从中国大地保险近日召开的经营形势分析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调整转型、效益发展”的中心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一举扭转了承保多年亏损的不利局面,主要经营指标呈现出“三增三降”的良好态势。
    所谓“三增”,就是保费收入稳定增长,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其中,保费收入57.06亿元,同比增长5.9%;承保利润实现成倍增长,投资收益和现金流大幅增加。所谓“三降”,就是综合费用率、赔付率、应收保费率均创历史新低。其中,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精算赔付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2009年度,保单应收保费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以来,大地保险在经营管理上由偏重保费规模效应向承保有利润转型,上半年主动放弃了超过3亿多元的高风险业务。在大幅调整车险渠道等高赔付业务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6%的增长速度。而且赔付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车险、非车险、人身险三大类险别精算赔付率同比分别下降了4.8%、41.1%和8.8%。
    与此同时,该公司在业务结构上由粗放管理向发展有效益转型,业务质量显著改善。非车险、人身险合计占比达28.8%,实现了车险、非车险、人身险三大类业务的稳定增长。云南、陕西等10多家分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超过了30%;效益险种占比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有12家分公司车险占比控制在60%以内。
    据大地保险有关人士介绍,今年该公司制定下达了《分公司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及《费用管控办法》,并密切监控各分公司预算执行情况,严控费用政策。同时,还加强了对分公司的承保利润关注,通过月度会议,督导未完成利润分公司的经营,强化了各分公司对利润的关注和分析。此外,为了提高财务数据质量,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该公司对包括偿付能力、资金安全、应收应付款挂账及费用摊销及时性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控,通过财务监控报表对分公司进行差异化分类管理,并对其财务监控事项进行审核考评并监控整改情况。
    今年3月下旬,大地保险派出7个检查组对部分分支机构的财务业务数据管理制度、财务数据真实性、承保理赔规范性等进行了第一轮检查,并按照保监会的要求,毫无保留地做好数据真实性工作。同时,除对应收保费管控不力的机构和团队实施强制停单外,还先后派出18个督导组,进驻问题严重的机构彻查应收问题。对分期交费的逾期保费实行责任担保,层层落实清收责任制。剔除分期后,今年上半年该公司2009保单应收率为3.55%,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2008保单应收减少9000万元,吉林、山西等12家分公司2009保单应收保费基本实现了零应收。
    此外,该公司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机构的风险管控重点,对高风险案件进行了重点集中检查,确保理赔措施落实。根据查勘定损人员技能和综合考核结果,对考核排名靠后的查勘定损员处理的案件进行重点检查监控。截至6月底,共检查车险案件4.35万起,检查案件累计金额44771.4万元,发现疑义案件2707起,查处问题案件534件,问题案件涉案金额2540余万元;处罚机构32家、处罚责任人员113人,其中开除38人,有效发挥了理赔检查的监督、震慑作用。
    据了解,在此次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中再集团董事长刘丰指出,下半年,大地保险要继续坚持有效益发展的观念不动摇,进一步增强调整转型的紧迫感,坚定调整转型的信心和决心,继续营造有利于调整转型的良好环境。同时,要继续把调整转型引向深入,围绕中再集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调整转型步伐,认真抓好优化业务结构、提高业务质量、降低展业成本等三项主要经营工作,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扎实推进思想转型、经营转型、业务转型和管理转型。
    他还表示,全面提高盈利水平是大地保险当前的首要任务,建设一流大公司是大地保险的长期目标。要利用1年至2年时间实现“达标”任务,以上市公司标准严格要求,确保做到数据真实、依法合规、信息透明、诚实信用,保持“干净”;要在3年至5年时间里,在规模、服务和效益等方面成为“领先”公司,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和较高的信誉。
    大地保险总裁蒋明表示,“调整转型、效益发展”仍是该公司下半年的“主旋律”,除了继续坚持效益发展、加强应收保费和理赔管理外,还将抓紧启动理赔服务“贴心工程”,建立并逐步实行客服总监负责制,以大幅度提高理赔时效为切入点,力争经过半年时间,在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市场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服务优势,全方位打造大地保险客户服务竞争的新亮点。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