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公估业核心价值的探索与实践(吴德华演讲稿)

来源:理财易

    编者按:2008年12月6日,保险业界人士共聚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在第二届中国保险中介发展论坛上就保险中介发展各抒己见,共商保险中介核心价值的体现与发展,体制的创新、完善与发展,探讨海外成功经验的中国市场应用,以期对保障中介良性发展有所推动。搜狐理财频道作为独家门户网站战略合作伙伴对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现将会议精彩内容呈现如下。

  主持人(罗忠敏:中国保险学会会长):谢谢陈嘉虎先生充满激情的演讲。下面我们请出今天上午时段最后一位独立演讲人,泛华公估的董事长吴德华先生,吴德华曾经任职于西南财经大学。他写的中国保险公估有效供给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公估行业的发展空白,而且推动了学院派对保险公估行业的理论高度研究。下面我们请吴德华先生做题为“保险公估核心价值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有请!

  吴德华:陈会长刚才介绍,我曾经做过大学老师,在大学中从事了七年的教学工作不过,今天我在这个讲台上还是特别得紧张,希望大家对我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多包涵。

  尊敬的各位领导,保险业的同仁和各位朋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保险公估核心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从2001年3月18日开始,中国保监会姚处长手中拿到了中国保险公估第一张牌照,至今只短短发展七年多的时间,应该说中国保险公估行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保险公估机构从01年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267家,从营业收入01年不足一千万,到07年7.2亿,预计今年会达到10亿,保险机构主体增多了,保险公估收益增多了,保险公估理念有哪些呢?

  02、03年,我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联系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是保险公估的,很多人问,你是“冬菇公司”的?他们对保险公估一点概念都没有,不光是他们,保险业内的很多同志对保险公估当时都没有概念。现在应当说,在所有保险体系中对保险公估都有很深的认识,社会也逐步对保险公估有了了解。

  七年多的时间里,因为保监会的正确领导,因为保险业高速发展的推动,保险公估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这一迅速发展是基于保险公估自身的成长而有的迅速发展,相对于整个保险业的高速发展来说,保险公估发展非常缓慢,它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保险公估所提供的公估,与保险业对保险公估的有效需求存在巨大的落差,也可以说是严重的滞后。

  导致保险公估有效供给严重失衡的原因在哪里?导致保险公估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原因在哪里?在于我们保险公估起步晚,发展初级阶段的薄弱基础。基础薄弱体现在保险公估人才欠缺,制度建设不完善、不健全,不成体系,除了极个别大的公估公司有覆盖全国的公估网络之外,其他的公司都只在自己的保险公司所在地有网络,难以为保险人提供服务。因为公估行业的人才、制度建设、网络和标准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了保险公估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导致保险公估基础非常薄弱,但是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所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

  如何提高保险公估有效供给,如何提高保险公估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保险公估核心价值,这是摆在保险公估整个行业中一个最突出的行业问题,就是要提高我们保险公估的公信力,提高保险公估核心价值,提高保险公估有效供给。

  保险公估核心价值、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公正、专业、效率、实效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上。

  泛华保险公估从08年4月15日成立以来,对如何提高保险公估的行业价值,如何提高保险公估的有效供给做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今天我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各位保险业同仁汇报泛华保险公估在如何提高核心价值?如何提高有效供给方面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工作,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支持与帮助。

  2008年4月15日,在泛华保险服务8集团的支持下,广东方中保险公估公司,深圳普邦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上海天衡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决定合并,共同组建繁华保险服务集团,泛华保险公估是中国第一家保险公估公司,深圳普邦保险公估公司专注于车险兼备财险。三家公估公司各有所强,上海是水险,普邦是车险,天衡是财险。08年4月15日我们发布了协议,成立泛华保险公估集团。目前泛华保险公估已经获得了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保监局的批准,这是泛华保险公估的前身。

  预计泛华保险今年公估收入达到1.1亿以上。

  泛华公估网络建设

  我们计划以35年的时间,投资不少于1亿人民币,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各省、地、市、县以及重要城镇的公估网络。我们预计要覆盖全国各省、地、市、县,网点就要达到2000个,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现在我们泛华公估公司公估师才800人,我们计划在3-5年后使广泛我们的从业队伍达到8000人。

  目前,泛华保险公估基本完成财产险、水险、车险的标准化、标准化工作自从07年初就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制定标准化,目前标准化的制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正在准备把标准纳入到我们的核心业务管理系统。

  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化和管理系统,能够和我们所有员工实现互动。员工每一天的工作都要留下痕迹。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的有效管控,为全国公估的布局和发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我们计划投资3000-5000万建设一个服务平台,也就是我们的核心业务系统、定损系统、报价系统、咨询网络等等。

  机制与服务创新方面,泛华保险公估在机制与服务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下面把我们的探索情况向大家做一报告。

  泛华公估正在推行独立法人分支机构,希望通过这种创意制度的安排能将公司各层级的利益和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让公司员工、管理层、团队各层职能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能够分享公司的发展价值,承担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我们正在实施这种独立法人公估机构创意法人制度安排,而且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反复研究和探索。

  独立公估人制度。2007年9月,我们推行独立公估人制度,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独立公估人试点的结果和目标是为了减少管理环节,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从实践结果来看确实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保险公估为什么总是不挣钱?原因在哪里?特别是我们的车险,这个原因在哪里?是不是我们的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是我们成本有问题,是不是资源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通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有深刻的体会,一年多试点结果是公估收益增加了,我们的管理难度下降了,我们的利润增加了。

  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方面我们主要是产、车、水、险的公估。集团董事会为我们公估定位,除了传统公估业务之外,我们还要成为风险管理专家。刚才陈助理和吕主任都说到了,风险管控是公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泛华保险公估侧重要建设的领域,我们希望保监会给我们开一个口子,我们成立风险控制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化、标准化和庞大的系统,能够为保险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管控、风险咨询服务。泛华定位第一是传统的公估领域,第二风险控制领域,第三是我们的服务,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服务的外包商。

  同时,泛华公估希望保险行业的同仁,各界人士能够与泛华公估合作、合资、加盟,产生聚合效应,我们共同来打造公估服务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泛华公估自身的发展,与业界的合作,重组、合并,非常期望打造一个强大的公估服务平台。这个公估服务平台有遍布全国健全的服务网络、完善的标准化流程、健全的核心业务系统、定损系统、报价系统等等。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提供比保险人更专业、更快捷、更低成本的服务,能否提供这三个服务,是公估生存的关键。如果保险人委托你的业务,你不能提供比保险人更快、更低成本、更专业的服务,公估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我们非常希望通过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能够打造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够接受所有保险人的委托,能够提供低成本、专业、会计的服务,推动中国保险公估业质的变革,让保险公估提高成为必然,促进中国保险公估业的发展和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

  借此机会,我代表集团的股东,感谢各位领导过去对我们多年来的支持、帮助与谅解,因为在今年年底,方中和普邦再出现的时候都会是我们泛华保险公估了。所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主持人(罗忠敏:中国保险学会会长):谢谢吴德华先生的激情演讲。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