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代榜:人均年薪200万 68%高产户来自平安
字保代共有6人,其中4人已跳槽至其他券商。 此外,“0签字”保代也有不少来自投行业务发展靠前的券商,比如来自国信、华泰联合、招商和中信证券总共就有103人,占到23%。但这些券商本身规模也比较大,保代总数也多。 68%“高产户”来自平安,80后丰赋1年3单IPO 2009年IPO重启以来,平安15名“高产户”保代共承揽IPO68单,赚得保荐承销费30.17亿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张欣然/文 如果说645家IPO登陆A股市场,是券商投行主导的资本戏法。那保荐代表人则在这一场场资本戏法中扮演着护航员的角色。 目前,在中国已注册的保荐代表人共1860人,而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已成功签字IPO项目的保代有853人。 这群人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他们平均年薪几百万,手握着一个公司能否上市的大权,也是券商的摇钱树…… 然而,判断一个保代的价值与否,IPO项目业务能力起着决定作用。那在这群保代中又有多少是名副其实的“高产户”呢? 68%“高产户”保代来自平安 据理财周报数据统计,2009年IPO重启以来,截至今年8月15日,成功保荐4单及4单以上IPO项目的保代有22个,成为当之无愧的保代“高产户”。他们分别来自平安、国信、国金、广发、海通和中德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这22个“高产户”中有15个来自平安,占比68%。他们分别是丰赋6单,汪家胜和周宇5单,陈华、栾培强、张浩淼、谢运、崔玲、何书茂、秦洪波、韩长风、陈新军、罗腾子、王泽和吴晓波11人均为4单。他们共承揽IPO项目68单,赚得保荐承销费30.17亿元。 证监会数据显示,平安证券有幸于2004年4月30日注册成为首批保荐机构,目前拥有投行从业人员274人,注册保代84人。2009年IPO重启以来,平安共承揽79单IPO项目。2010年平安证券实现投行净收入约24亿元,占其总营收的52%,贡献率不容小视。 “平安证券投行业务本来就是券商中最强的,项目数量多了,保代业绩自然也随之上涨。”深圳某业内人士表示,平安经济实力也很强,各个团队间很默契,他们并不需要保代辛苦的寻找或挖掘项目,而是不停地考察各种政府推荐的或企业自荐的项目。 “IPO项目流程十分复杂,对每个保代来说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精力及体力。”上述人士表示。 据了解,保代做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