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代榜:人均年薪200万 68%高产户来自平安
的元老。这么多年来,为何元老们一直“默默无闻”?面对高额的签字费,他们就无动于衷?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12名“老保代”无缘签字费 2009年6月IPO重启以来,融资增多,但仍有两成以上的保荐代表人没有签字项目。这449个“0签字”注册保代中,有45人的注册时间在2010年之前,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注册的有171个,加起来接近一半。 虽然入行较早,但这些保代从未负责过任何项目的签字,其中有12个是在2004年4月30日就注册的首批保代。他们分别是刘润松、乔晖、俞露、杨虎进、唐劲松、林昌、姜济卿、黄山、陈宇杰、冯洪全、张鸣溪和尹利才。 从证监会数据得知,这12名首批保代的平均年龄在39岁,其中除了有两位是本科毕业,其他10个人都拥有硕士学位。他们的工作经历相当丰富,但7年来一直没有签字项目,实在让人费解。 “项目由哪些保荐代表人来做并没有一个刻板规律,情况通常是多变的,也存在公司要求指定保荐代表人的情况。”一位深圳投行执行总经理告诉记者。 “券商承揽一个项目,从最初接触沟通就有保代参与,这时保代会针对拟上市公司给出专业意见,如果双方接洽满意,到签约时就会将该保代确定下来。接着,另一位签字保代再参与到项目跟进和深入阶段。” 据了解,有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年薪在两三百万的并不在少数,甚至有知情人透露年薪500万的都有可能。而一般的保荐代表人即使没有签过项目,年薪也有100万左右,但没签字项目也就失去了“签字费”、“项目提成”,甚至奖金。 “签字费一般有五六十万,但也有些券商将其打折兑现或直接不给签字费的。”一位2004年就成为注册保代的王先生透露。 保代拿着这么高的薪酬,如果没有负责的项目,他们在干些什么呢?上述总经理告诉记者:“有些老资格的保荐代表人不签字,并不代表不做事,他们有可能从事质量控制、流程管理等等。像我现在已经比较少做项目,即使是我拉的项目也会带上一个保荐代表人去跟公司接触,项目由他们接,我只负责了解进度。” 金元证券刘润松成“跳槽王” 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加上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券商保代的流动日益趋高。 我们发现,上述“0签字”的12个首批保代,工作经历相当丰富,多者有7份工作经历,最少的也有2份,其中有10个曾在三家或三家以上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