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代榜:人均年薪200万 68%高产户来自平安

北方券商往往很难做到兑现。北方券商绩效考核相对比较模糊,激励机制不如南方券商灵活和激进。

  “有些可能是大股东不乐意,有些是其他部门的同事不接受,有些是上任领导定的机制下任领导不认。你想想,发奖金的时候,财务部门给每个保代发出几百万元的奖金,股东怎么想?其他部门同事怎么想?公司领导自己怎么想?”前述深圳投行总经理表示。

  该人士的说法得到了多位业内人士的认同。据悉,最典型代表是国信证券。“即使你人走了,只要你参与了项目,还是要把奖金发给你。”一位从国信证券离职的投行人士感慨。

  保代强势,小投行赔本赚吆喝

  但对券商而言,保代的高薪水支出实在“伤不起”。

  2009年IPO重启以来,有9家具备投行资格的券商IPO项目颗粒无收。它们分别是华西、中山、恒泰、爱建、湘财、首创、英大、江海和华安证券。最典型的是华西证券,两年来仅完成一单增发项目,10名注册保代无用武之地。

  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感受到保代高薪带来的成本压力。以中山证券为例,2009年和2010年,中山证券投行业务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10年其投行业务营业收入仅1224万元,但营业成本(主要为8名保代的人力成本)却高达2454万元,亏损了1230万元。

  “券商投行赚钱能力很有限。一般而言,小券商养保代是要亏钱的。券商最后都会想养这么多人到底划不划算。”太和顾问金融行业HR数据咨询业务负责人蒲世林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公司不赚钱,赔本赚吆喝,这样的投行部门是不能长久的。”前述投行总经理也指出。

  有业内人士认为,投行是典型的依靠智力经营的行业,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投行赚的钱是靠人来赚的,参与分配的时候当然是人的话语权更大,而不是股东资本主要说话。

  此前,中小券商为进入投行业务领域,炒起保代市场,即使投行业务本身公司不赚钱,也削尖脑袋进去。“现在,中小券商变得更理性务实了。即使挖到人,没有品牌,没有股东资源,也很难做起来。”蒲世林表示。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