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代榜:年创收375亿,人均年薪200万国信保代139人最多
理财周报记者谭婷/文
我们以2009年IPO重启为起点,来观察我国的券商投行。
如果把券商投行比作一家公司,那么它是一家年收入约375亿元、人员规模近9000人、以保荐承销项目为主营业务、以保代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它相当于一家怎样的公司?
它的年收入约375亿元,跟新兴铸管最相似。数据显示,新兴铸管2010年营收分别为376.2亿元,员工17640人,目前市值177亿元。
它有近9000个从业人员,跟中色股份最贴近。数据显示,中色股份2010年员工8893人,营收59.54亿元,目前市值224亿元。
本期理财周报机构投资者,将从保代创收能力、IPO项目利润分配等角度,揭示券商投行内部的利益链。
保代薪酬占投行收入25%,人均200万
券商投行在资本市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间人”。它们在帮助企业圈钱的同时,自己又得到了多少中介费?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09年IPO重启至今年8月15日,A股市场共融资23093.3亿元,其中增发8706.96亿元、首发8377.11亿元、债券4059.82亿元、配股1949.41亿元。
据统计,首发涉及到645家公司,保荐承销总收入308亿元,平均每家4785万元,平均承销费率5.07%。
理财周报记者询问多位业内人士,他们均表示,再融资项目程序相对比较简单,承销费率较IPO要低,从近三年看平均承销费率在3%左右。
照此来算,券商投行在再融资这块约赚取441.49亿元保荐承销费,加上IPO的308亿元,2009年以来券商投行暴赚749.49亿元保荐承销收入,年均约375亿元。
那保代又得到了多少?“每家券商的薪酬体系不同,平均下来,保代的年薪能维持200万左右(税前)。”广州某知情人士表示。
根据证监会数据统计,2009年至目前三个年度,每年的平均注册保代人数为1581个,按每人200万计,整个券商投行每年支付给注册保代的薪酬约31.62亿元,三年约94.86亿元。
94.86亿元人力成本相较749.49亿元的总收入,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前者仅占后者的25%。
证监会数据显示,目前有保荐资格的券商为75家,2004年首批为40家。注册时间最晚的为大通证券,于今年7月28日正式注册。
目前共有注册保代1860人,中位数为14人,在中位数以下的有35家券商,人数最多的是国信139人,其次是平安84人。江海和大通均为4人,刚好处在监管红线。还有华融、华鑫、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