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赔款支出占比73.79% 险企暗战电销业务扭亏为盈
ldquo;有选择”地为车主介绍产品,将投保业务揽在手中后,再利用已有的资源向保险公司要高价,甚至在不征求车主意见的情况下随意投保车险险种。而电话车险的运营商均是保监会审核通过的优质企业,投保方式更加公正、透明,理赔有保障。
借助电销车险首盈利 “当前车险报价比较透明、统一的就属电话车险了。”一位资深保险业人士对记者介绍说,由于电话销售颇具便捷性,目前已有12家财险公司开展了电销车险业务,而且像席小姐一样选择电销方式购买车险的车主也越来越多。 以平安为例,2009年全年中国平安电销车险保费达到42.5亿元,其中在上海市场的车险收入高达6.15亿元。从2007年7月底获批还不满三年,平安车险保费每年都有大幅增长,在车险总保费中占比从2007年的4.4%增至2009年的14.4%,且于2009年底首现盈利1.5%。 2009年首次扭亏为盈的还有太保。2009年年报显示,太保车险业务收入254.49亿元,原因是“去年加强了车险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了理赔”。此外,大地、天平、安邦等财险公司去年也实现了车险承保盈利,数量较2008年有所扩大。 事实上,车险销售模式的转移主要来自传统销售模式价格优势的丧失。去年为了扭转车险亏损的态势,财险行业曾制定了车险自律公约,严格限制了给中介的返点,商业车险手续费最高为10%,交强险手续费最高为4%。与此同时,保监会也对车险返点作了严格规定,中介销售的车险折扣新车只能打九折,如果第一年不出险,第二年购买可以打七折。 电销模式优势明显。保监会在《关于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电话投保商业车险,价格可优惠15%。此外还对电话销售的平台、人员配备、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以此为契机,电话车险模式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实现盈利、扩大规模、获得更大发展。平安电销车险负责人卢跃指出,电销直销模式在平安电销首度实现渠道盈利的作用下将逐渐升温,车险市场健康发展对各方有利。 较量在延伸 太保、平安等车险盈利的示范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争夺电销车险市场,有牌照的保险公司已经把电话销售车险作为未来的主打业务,尚未拿到牌照的公司也纷纷申请,趋之若鹜。 据报道,截至2010年6月初,又有将近30家财险公司向保监会递交了车险电话销售牌照的申请,数量比2009年猛增了近三倍。如果这些申请全部获批,加上已下发的牌照,绝大多数的中资财险公司都将获得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