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盟从众“闪婚闪离”之谜

宣布董事会调整高管的决定时发现,林振已经来了,在梳理公司账目。

  12日到14日,两任CEO之间有过数次沟通,内容包括如何给客户退赔、如何安抚员工等。

  4月14日,车盟突然贴出公告,单方面宣布车盟(中国)网络有限公司和上海车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进入公司注销程序。从14日起,“公司关闭,全体员工停止上班,停止一切对外业务经营”。

  同日,车盟方面以林振为首,成立了清算小组,包括杨俊然、徐顺新在内的11位组员基本上都是原车盟员工。

  随后林振还让人从公司墙上“车盟从众”的LOGO中挖走了“从众”两字。如今,在车盟前台的背板上,“车盟”两字右边那斗大的空白区还能隐隐看出“从众”的笔画痕迹,没有除净的粘胶反射着灯光,有点刺目。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张作元蒙了:林振关闭了公司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如何开展业务?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旋即带领原从众的下属“出走”,成立了应急小组,并另觅新场地,以便处理从众客户退款等事宜。

  钱到哪里去了?

  到事发前,“车盟从众”客户预交的保费超过100万元。这笔资金既没有出现在“车盟从众”账户上,也没有划到相对应的保险公司账上,到底上哪里了?

  欠费风波爆发后,一些车友论坛上有观点认为“车盟从众”高管“携款潜逃”。这是事实么?如果不是,真相又是什么?

  对于“携款潜逃”的猜测,杨俊然表示否认。他说:“不能说‘携款潜逃’,也许是‘被挪用了’”。但他也不能肯定“挪用”之说是不是准确。

  张作元则回应:“保费并没有失踪,大部分仍在快递公司手中。”—“车盟从众”当初与快递公司有结算协议,即后者给前者一笔押金,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中进行保费结算。结算日之前,“车盟从众”需先用自有资金垫付给保险公司。

  但对于一家在全国拥有7家分公司和1个全国呼叫中心、号称拥有超过60万会员的大型车险中介平台来说,连区区100万元保费的垫资都拿不出来,甚至沦落到要注销公司的境地,听起来也未免太儿戏了。

  林振出山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车盟从众”的账目。14日,他震惊地发现,“车盟从众”的账户上仅余2万元,不仅不够支付员工工资,也无法给保险公司垫资支付客户保费。

  在当日车盟致全体员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