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准入门槛提高 鼓励优秀公司做大做强

 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市场准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将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同时将其股东严格限制在保险中介服务集团,汽车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银行邮政企业和保险公司这四大类,并暂停其余所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设立许可。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提升中介行业准入门槛,意味着鼓励优秀公司做大做强,保监会要求中介公司向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意图更为明显。政策出台规范中介市场

  去年下半年,保监会出台《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试行)》。据了解,目前保监会正在审核几家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设立申请的材料。据初步统计,这些拟设立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旗下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就已达上百家。通过逐步整合,市场上终会形成若干家实力强、份额大、地位重要的集团。它们的出现,将进一步加快中介市场的收购和整合进程。

  今年3月下旬,保监会发布《关于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和部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市场准入许可工作的通知》,决定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许可及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所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资格核准,并释放出下一步将提高准入门槛、不再设置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类别等政策信号。

  保监会对该政策执行效果做了初步评估,据统计,今年4月,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当月实现的保费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环比增长31.12%。另外,这项政策措施也得到市场和社会的充分肯定,显示出进一步调整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的措施是有实践基础和市场需求的。而此次保险中介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将进一步完善中介市场准入机制,有效提高保险中介公司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集团化专业化发展

  “小、散、乱、差”,已成为目前部分保险中介的缩影。据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保险中介市场的准入一直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规定较为原则,各地政策尺度不够一致;准入主体实力不强、参差不齐。一些保险中介专业化程度低,风险管控能力弱,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特别是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数量繁多、经营不规范,一批“小、散、乱、差”机构急需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型。

  目前,有一批迅速发展的保险中介正在向集团化迈进。以集团化为目标的华康保险代理公司的新闻发言人林华庆表示,“本次提高门槛对行业的规范发展是一件好事,目前保险中介企业主体众多,鱼龙混杂,各种违规和恶性竞争事件层次不穷。一方面,主体太多确实是监管难度大,另一方面,小中介公司的违规成本也低。提高门槛、鼓励集团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企业加强品质经营管理,可以专注于营销体制和服务创新,及内涵价值长期的建设。同时,对专业保险中介市场的整体形象提升也有帮助。保险中介要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内功,需要有准确的定位,建立起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能激发营销员积极性的营销体制,且更要重视客户的服务,树立起公正中立的保险超市品牌形象。”不会对保险市场形成大冲击

  保险中介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工作会不会影响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据初步预估,它不会对保险市场形成大的冲击,总体上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首先,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保险中介市场已接近平衡点,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已趋于平稳,现有存量基本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如前面提到,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和部分兼业代理机构后,市场发展基本未受影响。

  其次,保监会保留了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等机构的设立许可。拟涉足保险中介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设立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等机构,可参与对现有保险中介机构的收购和整合,也可与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建立规范和透明的合作关系。

  第三,保监会将继续抓紧调整和修改有关政策法规,大幅度提高准入门槛。在此基础上,保监会将部署各地保监局逐步恢复相关行政许可工作。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