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应该珍惜市场环境

 

  2007年保险中介业发展继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自身发展同时,某些保险中介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却在为整个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带来隐患。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中介市场运行中的“潜规则”,存在相当数量的保险中介企业,尤其是中小中介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滞留投保人缴纳的保费,更有甚者,可以截留保费达数月之久。而其总规模,相关人士估计可达上亿元。

  具体说来,中介截留保费原因各不相同。既有为了更好地控制与保险公司的关系,从保险公司处拿到更好的合作条件以及额外利益;也有稳妥的安排保费流量,保持经营的平稳性。但最重要的原因,无外乎利用合同以及法规的漏洞,利用低廉的保费资金使用成本,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一般而言,由于保险公司过分依赖保险中介的客户资源,导致了保险中介延迟支付保险公司的保费,既不需要附加利息,更不需要追加罚金,资金使用成本是极其低廉的,这就为中介公司截留挪用保费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向好的2007年,截留保费更为突出,大量的资金流向了资本市场。

  通过投资股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收益,通过不断地连环操作,本应属于保险公司的保费就在保险中介的手中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本应属于保险公司的收益就进入了中介公司的腰包。在资本市场稳定向好的形势下,即便暂时掩盖了问题,也会导致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保险公司无法自身投资获取收益回馈投保人,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二是保险公司将在赔付资金上捉襟见肘,引发经营的不稳定。而一旦资本市场出现震荡乃至转熊,中介公司极其容易投资亏损,撤出的资金无法弥补缺口,出现无法缴纳保费的情况,当然不排除某些中介公司亏损严重,人间蒸发的情况。倘若如此,不仅其他保险中介会受到连累,保险公司的经营也必将遭遇信任危机,甚至可能引发不明就里的投保人的退保潮,无疑将会为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埋下隐患。2008年资本市场的震荡不可避免,截留保费的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市场发展必将受到损害。

  抛开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保险公司的无奈纵容之外,保险中介自身的经营不规范却是引发截留保费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保险中介发展时间短,发展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导致了行业中各公司实力良莠不齐,自身经营规范也不尽相同。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诚信度较低、内控不严格的公司,扰乱了市场的秩序,破坏了经营的风气。根据统计,2007年底全国保险代理公司有1755家,经纪公司有322家。而排名前20位的代理公司收入占比为25.86%,排名前20位的经纪公司的收入占比为64.01%。显而易见,中介市场的两极分化正在形成,也给更多的中小中介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某些中介公司不重经营,着眼于歪门邪道,必将走上“亏损-截留-再亏损-再截留”的恶性循环,丧失更多的市场份额,误人害己。因此,强化经营规范,恪守诚信经营,将是一个有利于自身、中介市场以及整个保险市场的三赢决策。当然,不能单纯指望某些中介公司的自我救赎,监管部门及时出台有力的规范与措施,将是改变目前市场规则,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