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黑幕 发票业务是中介的命根
“一些中介公司,尤其是以财险、车险业务为主的保险中介机构,自己收取不了多少保费,只能靠发票业务过活。”郭说,保险中介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编造的代理业务清单编造业务台账,开具中介发票,并收取保险公司给予的报酬。有时,保险公司还以手续费名义通过保险中介机构支付给指定对象。
“保险公司的营销员做的业务,如果挂在中介公司的名下,除了佣金外,还可以获得一笔额外的代理费用。所以,很多营销员就把业务拿到中介机构来做。实际上,这些业务都是空业务。保险中介机构扣除了5.5%的营业税,以及到年底要交的所得税,往往可能会在保费中再截留1到2个点作为利润。”
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中介公司给保险公司的营销员开发票可以挣钱,营销员也可以获利;另一方面,从开发票的钱数上再去倒推业务,好像做了很多的业务,以此蒙骗投资人。告诉投资人,我今年做了多少业务,上了多少税,实际上,这个业务是人家的,不是保险代理公司的。
一位曾在某车险中介机构担任经理的业内人士给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我在担任分公司经理的时候,总公司给我的任务是年保费收入要达到3个亿,我就问3个亿从哪里来,他们告诉我:开发票去啊!还给我规定,95%的业务从开票业务中来。有的保险中介公司甚至一单保单都不销售,只靠开发票业务就可以维持内勤员工的生计,而且还能完成很高的保费收入。”
另一位某车险代理公司分公司经理的经历更是离谱:“当时我们分公司还在筹备阶段,按保监会的规定是不允许开展业务的,但是总公司却在这个时候给我们下达任务——半年完成4000万的保费。后来我才知道,总公司正在谈一笔风险投资,投资方希望看到总公司的收益情况,因此,总公司将准备让投资方看到的收益进行反除,再摊派给各个分公司,说做多少就能做多少。”
郭玉阳还介绍说,更有甚者,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互相勾结,保险公司让保险中介机构编造虚假申请材料,往往在投保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保险公司申请批退保费,中介机构再将收到的“批退保费”返还给保险公司或其指定对象,自身也从中获取不当利益。“更为猖獗的是伪造保险赔案。保险公司授意保险中介机构出具虚假的保险公估报告,据此列支赔款,套取资金。”
为维持虚高保费,亏本养营销员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保险中介机构都没有自己的营销员,或者数量很少,他们绝大部分业务来自于寿险公司的营销员或者其他中介公司的营销员,而这些中介公司吸引营销员的手段主要是靠高额的佣金。比如保险公司给营销员的佣金比例为15%,有的中介机构则开出16%或17%的佣金,甚至更高。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