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

  “我们的成本控制也很严,我的办公室里现在是三个人办公,可以接待人的地方最多不过两平方米。”陈卫宇说,对保险中介行业不了解的人可能认为,保险中介无非是靠专业、靠关系、靠跑腿勤快。其实,保险中介的前期投入很大,从培训到布网点,再到按照标准复制,都需要资本的支持。他表示,资本的关注对于保险中介是好事情,就好比当年的互联网一样,互联网有今天的发展,与风险资本当年的投资不无关系。
  风险中介
  围城效应
  新增退出比1:1
  从比例上看,机构新增数量与退出数量之比基本达到1:1———简直就是一出围城大戏:“里面的想冲出去,外面的想挤进来”。
  事实上,对于整个保险代理市场,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如四川华康那么“滋润”,相反,更多的公司是在苦苦支撑。
  “本应该是小姐的命,但是现在连丫鬟都当不下去了。”一位保险中介公司的老总康先生这样嘲笑自己公司所处的困境。来自保监会的统计显示,2008年第1季度,保监会共批设5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但同时有46家退出市场,从比例上看,机构新增数量与退出数量之比基本达到1:1———简直就是一出围城大戏,“里面的想冲出去,外面的想挤进来”。保监会的报告分析称,机构退出市场的主要原因包括对保险中介市场前期调研不够、准备不足,及经营不善、市场开拓能力差等。有些中介机构甚至在开业一年之后就退出市场。
  记者上周从部分机构了解到的情形,也大致如此,不过,排除竞争激烈等市场原因外,投资方与作为专业人士的管理层之间的“代沟”也是造成大量退市的原因。
  “退市实属无奈之举。”于去年退出市场的一家保险代理机构出资人陈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自公司成立一年多来,一直在圈子外面打转,千辛万苦拉来的业务还不够支付其高管的薪水,更别提盈利了。“无米可炊之下,巧妇从何说起”,上述人士的感慨代表了多数保险中介投资方的心声。
  不过,对于投资方急迫的盈利诉求,保险业出身的老总们普遍持保守态度。去年,资深保险代理人张梅在达州某煤矿老板的支持下曾一度担任某保险代理公司筹备负责人,不过,在砸进了50多万元开办费后却无果而终。“我们的计划书里估计至少要3~5年才能盈利,但对方觉得太长了,加上筹备期遇到的困难,也让他们打了退堂鼓。”说到这,张梅不禁自嘲,“这也难怪,比起做这个,煤炭来钱快得多啊!”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