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违规多 盘点让市民最为不满四大违规
话营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家开展电话车险业务的公司必须建立电话号码屏蔽制度,对于客户明确表示不投保或拒绝继续接听电话的,电销坐席人员应及时结束通话,并使用技术手段对有关电话号码进行屏蔽。保险公司一年内不得对相同客户再次呼出。 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保险公司无视保监会的规定,保险扰民的事件依旧时常发生。 每到年中和年底,都是电话保险最“猖獗”的时候,遭受车险电话骚扰几乎成为每个车主在保险到期时的“必修课”。很多曾经买过电话车险的用户对于年中电话续保都觉得苦不堪言,每天接到不止一家的保险销售电话,对方要么使用连珠炮战术,不等你做出反应就开始劈头盖脸一通介绍,根本不管爱听不爱听,一旦挂掉电话,他们又会不厌其烦的打来;要么使用软磨硬泡战术,首先表示自己工作多么的不容易,然后哀求接听者,希望不管买不买都能听完他的产品介绍。这些花招让接听者挂电话也不是,接听也不是,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保险公司“炒停售” 不是“停售”是“忽悠” 2009年新保险法实施前夕,许多保险公司就纷纷停售了部分险种,其实际是源于09年10月即将生效的保险法使许多公司的保险责任加重,保险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停售老产品继而推出新产品。 一般来说,一个要退市的保险产品会引发一阵抢购热潮:本来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但保险公司却抓住了客户的这种“追购停售商品”的习惯,背地里捣鬼:近期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以“停售”为噱头,加大有关产品的促销力度,以“现在不买以后就没有了”,或者“新产品推出时将涨价”,这些说辞来忽悠消费者,从而造成市场疯抢和售价的抬高。 有些消费者听信了推销员的意见,被保险销售“忽悠”而购买了某种保险产品,在产品退市之后,却发现该公司又推出了该产品的替代品,其费用功效实质没有大的改变,其实这只是保险公司一次“升级换代”,然而停售却被销售人员当成了营销的手段。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目前保险公司推出新产品都要上报中国保监会进行新产品的备案和审批。而停售产品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和约束。 这也就是说,如何停售、要不要停售、何时停售都是保险公司自己的行为。 这给保险公司借停售来促销产品留下了空间。甚至有部分公司在宣布产品停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