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违规多 盘点让市民最为不满四大违规

的却成了保单;办理的时候说的是高利率,但拿到手里的是利率,比银行利率还要少好多。保险和银行存款最大的差别在于,存款可随时支取,但保单贷款却不行。中新网金融频道记者了解到,上半年,银保违规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些保险业务员或银行工作人员将保单贷款与随时支取相混淆,把保单的质押贷款功能说成存款那样具有随时支取功能。

  说到银保的“忽悠”手段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对老年人混淆概念,偷梁换柱;一种是对年轻人强调高收益,淡化风险。

  据燕赵晚报报道,一位38岁的老人去银行存款,本想将自己的积蓄存三年的存单,但却被银行“偷换”成了十年的保单,老人气愤又委屈的表示,不知道还能不能花上这笔钱:老人去存款的时候明确表示要存三年存单,但工作人员却向老人介绍说“有一个存款最佳项目,利率高。”并且帮助老人填写了相关资料,当老人向工作人员要存单的时候,工作人员却说保单就是存单,在老人再三强调要存三年定期后,工作人员说:“到三年您来取就可以啦。”今年“存单”到期,老人却被告知无法领取,老人才知道自己的存单变了十年的保单。

  再有一种方法就是强调高收益,淡化风险。由于银行尚未结束“负利率”时代,央行又频频出台加息政策,所以许多转存的储户都是奔着高利率去了。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一位姓黄的女士到一家国有银行办理存款,当时她准备存3万元的定期存款。一位衣着与银行工作人员衣着相似的工作人员向黄女士建议,存定期存款还不 买她的一个理财如产品,不仅收益更高,每年还有分红,并一再表示这种理财产品可以像储蓄一样随时支取。5天后拿到材料时,黄女士认出了理财产品上的“保险”字样,悔之晚矣。

 电话车险扰民事件

  便捷手段成扰民病根

  2009年到2010年,可谓是电话销售保险发展最为红火的一年。电销保险的出现,很快替代了原先的保险营销方式,与传统的车险销售渠道相比,电销保险的优势体现在经济、便捷、高效等多个方面。据中国保险报报道,2009年以来,车险电销保费收入以超过100%的速度急速上升。

  但随着保险市场的进一步饱和,和公司之间的相似性逐渐升高,电销保险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容易做了,业务员面对庞大的订单压力,不得不“盯紧”已有客户,电话扰民问题随之出现。

  尽管保监会早在2010年11月1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