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谁是市场乱象中的罪魁祸首
对于一家当时保费收入不过9000余万元的分公司来讲,上述违法违规行为不可谓不严重。监管部门为何还批准其设立保险销售公司?对于如此疑问,保监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监管部门的处罚和审批都是依法进行的,在安诚保险销售公司设立过程中,监管部门没有设置法定条件以外的任何人为障碍。“体现上述观点的相关申请文件是安诚保险董事长亲自签发的,应该也是董事长本人的真实意愿表达。监管部门审核的依据是公司提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申请文本,而不是个别人在其他场合的言论。至于其言论和公司申请材料口径不一致的问题,监管部门不予评论。也许是公司内部沟通不够,也许是提交申请以后又改变了观点。如果安诚保险的真实意愿确实发生了重大改变,可以依法提出申请撤销刚刚获准成立的中介公司,监管部门是可以依法受理的。” 相煎何太急 “一直以来,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在今年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直言,当前保险业不仅消费者不认同、社会不认同,就连从业人员自身也不认同。 对于目前保险市场的扭曲,华渝生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是靠大量的案例和同类案件的概率精算出费率,背后有大量的历史数据做支撑。无论计算如何精准,其中中介费用的因素却无法计算。目前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消费者保费30%以上被中介拿走,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只有70%不到的保费覆盖风险,理论上绝对不能全部覆盖风险。中介费用过高,必然导致惜赔、拒赔现象,进而导致保险得不到消费者认可。此外,与普通消费者最为密切的汽车中介也乱象横生,很多汽车经销商、4S店把保险业当做“唐僧肉”,代办保险的收入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主营业务。保险业被其他行业掌握了垄断性资源,导致行业整体的风险边际很高,面临巨大的亏损,也只好在服务对象身上“抠门”。 但是,保险业果然是被其他行业掌握了垄断性资源么?保险中介市场乱象丛生的“罪魁祸首”真的只有保险中介么? 据了解,监管机构在一次专项检查中发现,一个保险公司支公司直接业务虚挂为中介业务就达到7256.14万元,占其全年保费收入的33.03%。其中一次弄虚作假非法套取资金301.97万元,代理公司配合套现分得好处费仅2.87万元。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保险公司在整个“灰色利益”链条中的角色似乎也并非&ldqu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