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传奇(上)

方,几乎都有“四明公所”或“宁波同乡会”。宁波帮在上海非常有实力,宁波旅沪同乡会居全国乡帮之首。仰赖会长周仰山的举荐,刘鸿生获得开平煤矿上海办事处跑街一职。“跑街”是商业行业的“外事人员”,推销,催账,对外联络,实际上就相当于现代营销公关人员。

  刚开始跑街,刘鸿生就全部心思用在“煤”和“销”上,他事事留心,处处在意,潜心察访哪些地方用煤,用多少,时间、季节上有什么变化;更用心研究哪些人在购煤上起作用,起多大作用。不出半年,不同地方出产的煤,只要拿起一块,他就可以报出地名、产地、品种和成分,屡试不爽。很快,在上海同行中他就没有对手了。刘鸿生几乎具备了一个商人所需要的各种性格特征:深谙经营之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长袖善舞,审时度势。在商界,19岁的他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凭借灵活的头脑,他独创推销煤炭的一套办法,他化验煤炭的成分比例,分等按需销售;他将上海的煤炭市场扩展到江浙及长江沿岸各码头,他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改进传统烧制方法,用煤替代木柴,培育出砖瓦业、制陶业、石灰业的煤炭需求市场;与人合作开办煤号,建造码头与堆栈,销量激增,21岁时就被提升为开平矿务局买办。

  教子有方,热心社会公益

  1908年,刘与苏州豪门巨商之女叶素贞,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叶的父亲叶世恭是鼎鼎大名的燮昌火柴老板,叶素贞要嫁给“穷跑街的”,遭到父兄激烈反对,哥哥暴跳如雷,斥责刘鸿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顶着白眼、冲破重重阻力将千金小姐娶进门之时,刘鸿生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办一家火柴厂,把老头的火柴厂打败(后来经过10多年的艰难创业,大中华火柴公司成功收购岳父的厂子,还成了业内唯一有实力与瑞典火柴商相抗衡并战而胜之的民族品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刘鸿生利用外国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的有利时机,投资煤号,以租船运销开滦煤炭起家,掘到了第一桶金,并迅速扩张发展,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码头堆栈,成立中华码头公司,成为不折不扣的“煤炭大王”。

  拥有了雄厚资金,刘对投资方向进行了周密的考虑,扬长避短,将其资本投资于火柴、水泥、毛织等业,陆续创办大中华火柴公司、上海水泥厂、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公司等名重一时的企业,还投资码头、搪瓷、航运、金融及保险等业。一个企业成功了,赚钱了,再来考虑做有相关性的另外一个行业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