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传奇(上)

  在中国保险发展史上,民族保险业在二三十年代的迅速崛起是值得大树特树的事件。这一时期保险业的超常规发展全赖民族工商界与银行界资本的注入,上海工业巨擘刘鸿生投资创办大华保险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由回眸刘鸿生创办保险公司的经过来诠释其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亦能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里财富英雄们的奋斗轨迹。

  商贾世家生,气节华商初长成

  刘鸿生,名克定,祖籍浙江定海,1888年6月14日出生于上海商人家庭。祖父刘维忠在上海宝善街开办过一家名为“丹桂茶园”的戏院。父亲刘贤喜是招商局专营上海至温州航线客轮的总账房,是个理财能手,但如同大多数文人一样,自矜身份,自洁素行,不图污利,不善为己生财,家境只能算小康。刘鸿生6岁入上海第一家新式儿童启蒙教育机构梅溪书院就读。7岁时,家庭遭遇变故,父亲突染疾病撒手人寰了,家道中衰,寡母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兄妹四人长大。

  作为长子的刘鸿生十分懂事,13岁进圣约翰中学,17岁进圣约翰大学,均获优异成绩,不但可以免交昂贵的学费,而且每月能领到奖学金贴补家用。在大二的时候,他的聪颖好学使他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圣约翰大学美籍校长卜舫济召见刘鸿生,说自己与教会主教对刘鸿生很欣赏,已决定送刘去美国学习神学4年,只有一个条件——要他允诺学成回国后当牧师传教,一切待遇均按外籍讲师标准“月薪150元,还拨给一幢漂亮的带花园的洋房”薪给优厚,对别人来说梦寐以求,满以为这个中国穷学生会感激涕零,满口允诺。谁知刘回答:“要回家与母亲商量商量。”刘鸿生志存高远,最终回绝了这一提议。校长一怒之下,斥他为“上帝的叛徒”,将他从学校除名(直到12年后刘才衣锦还校了,因为捐资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社交馆,创办了圣约翰同学会(梵皇渡俱乐部),圣约翰大学不仅隆重欢迎了这位弃徒,而且授予他“名誉博士”,邀请他任校董,卜校长更是前倨后恭)。他知道,从圣约翰大学辍学,唯有下海谋生了。

  刘鸿生先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老闸捕房当教员,教外籍巡捕学上海话,月薪40元。很快又跳槽在租界司法机关做翻译,月薪80元,不但薪水翻番,更重要的是有了接触商界的机会。短短几个月后,他便意识到:要发家致富,最快捷的途径是到外企做买办,可自己两手空空,无依无傍,依靠谁呢?一次偶遇,让刘鸿生发现了捷径,那就是充分利用乡谊。宁波人重乡情,凡是宁波人聚集谋生的地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