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了吉林保监局、河南保监局、广东保监局上半年对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其中,吉林保监局依法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第三营业部合并处以35万元罚款并停止接受商业车险新业务3个月,对营业部经理处以警告并罚款4万元;河南保监局对平安财险河南分公司罚款60万元、责令停止在郑州接受企财险新业务一年。
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显示,上半年保监会共对103家各级保险机构中介业务开展现场检查,查实违法套取资金8000余万元,涉及保费约8亿多元。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通过直接业务转挂中介渠道、虚列营销员人头、自身投保业务转挂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数据直取保费误差
从上述信息不难看出,监管部门严查重罚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问题的决心之大。作为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保险中介渠道违规操作问题频发,急需整治,这从2011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中即可见一斑。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7042.63亿元,同比减少0.80%,占同期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7.48%。历史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874.79亿元,同比增长12.32%,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3.45%。
记者注意到,若按照去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实现保费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的结果不应是“同比减少0.80%”,而应是增加8%左右,近7.2%的误差从何而来?
对此,业内相关人士分析称,这一误差可能是因为改变了数据采集来源所致。据了解,今年以前,保监会对于市场的分析都是根据各中介机构报送过来的数据进行统计,但从今年开始,保监会通过各保险公司的业务系统直接调取数据,这一直接的方式无疑避免了保险中介机构对数据进行“再加工”的可能,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得出了这一“误差”。
清理整顿违法违规
过去5年,保险中介市场的业务规模从2005年底的3596.73亿元发展到2010年底的10991.14亿元,年均增长41.17%,是保险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47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9万余家,保险营销员333万余人。
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违法套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