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
来源:保监会 截至2009年3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39家,兼业代理机构134591家,营销员2468672人。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1]实现保费收入2791.11亿元,同比增长19.84%,占全国总保费收入[2]的85.18%。全国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217.57亿元,同比增长27.34%。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整体盈利1128.69万元。 一、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1季度末,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39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812家,保险经纪公司354家,保险公估公司273家,分别占74.29%、14.52%和11.19%。 截至3月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达到64.78亿元,同比增长5.78%;总资产达到90.23亿元,同比增长9.41%。 (二)业务情况 2009年1季度,全国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99.69亿元,同比下降约1%;占全国保费收入3.0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保费收入56.5亿元,同比下降1.98%;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72%。从业务结构来看,保险代理公司实现的财产险保费收入高于人身险,分别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72.46%和27.54%。 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3.19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3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实现财产险保费37.92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87.80%,占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05%;实现人身险保费4.45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10.30%,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0.18%。再保险业务类经纪保费收入8200.06万元。 保险公估公司评估估损金额75.88亿元,同比增长72.22%。 (三)经营情况 2009年1季度,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23.86%。总体盈利1128.69万元。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4.69%。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31.19%,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73.39%;人身险手续费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9.69%,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26.61%。全国保险代理公司第一季度实现盈利465.27万元。 保险经纪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31.47%。其中,财产险佣金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28.03%,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76.82%;人身险佣金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95.45%,占经纪业务收入的13.03%;再保险和咨询类佣金收入6655.29万元,同比增长7.34%,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10.15%。全国保险经纪机构第一季度实现盈利2836.20万元。 保险公估公司实现业务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财产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2.13亿元,人身险公估服务费收入约41.49万元,其他收入562.97万元。按照险种划分,财产险公估服务费收入的构成为:机动车辆险7729.73万元,占财产险公估服务费的36.29%;企业财产险3396.90万元,占15.95%;货运、船舶险2323.97万元,占10.91%;建筑、安装工程险464.63万元,约占2.18%。全国保险公估机构第一季度亏损2172.78万元。 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共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34591家,比上季度末减少2043家。 表1 2009年1季度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数量情况
(二)业务情况 截至1季度末,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432.24亿元,同比增长13.62%,占总保费收入的43.71%,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表2 2009年1季度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业务情况
(三)经营情况 2009年1季度,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57.47亿元,同比增长25.04%。 表3 2009年1季度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经营情况
三、保险营销员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2468672人。其中,寿险营销员2183316人,产险营销员285356人。 (二)业务情况 截至2009年1季度末,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保费收入1259.18亿元,同比增长30.13%,占总保费收入的38.43%。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054.87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204.31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和财产险保费收入的41.77%和27.20%。 (三)经营情况 2009年1季度,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业务收入151.31亿元,同比增长35.97%。其中,寿险营销员佣金收入为133亿元;产险营销员手续费收入为18.31亿元[3]。 四、市场特点 1.专业中介机构市场化整合迹象明显。多年来持续上升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开始出现下滑。如,保险代理公司在今年1季度退出了43家,其中24家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主动解散。与此同时,通过并购等方式形成的一些大型专业机构实力增强,业务稳步增长,市场出现明显的整合迹象。但整体来看,专业中介机构市场份额还是较小,1季度,保险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实现保费99.69亿元,仅占全国总保费3.04%。 2. 银邮类机构依然是保费来源的主要渠道。1季度,银邮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1270.83亿元,占兼业代理业务的88.73%,占整体保费的38.78%。但从其业务增速来看,2009年1季度实现保费同比增长38.1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显回落。 3.营销员业务发展较快。1季度,保险营销员实现保费1259.18亿元,同比增长30.13%,占总保费的38.43%,同比提高5.95个百分点。其中实现的人身险保费份额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19个百分点,实现的财产险保费占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业务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保险公司更注重营销员渠道。 五、后三季度保险中介监管政策取向 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落实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抓主要矛盾,抓突出问题,求真务实,标本兼治,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加强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监管 在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解决重点问题为突破口,抓紧制定出台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管理规定,强化保险公司管控责任,明确禁止行为,严肃法律追究。加大对保险公司中介业务利用中介机构虚开发票、非法套取资金,纵容放任保险中介机构欺诈误导、挪用保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强化保险公司对自身中介业务的管控意识。 (二)化解保险中介市场风险 深入研究保险营销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营销体制改革,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保险营销队伍。严厉查处中介机构非法传销和非法集资行为,打早打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保险中介机构销售假保单的行为,发现一起取缔一起。采取通报、公告等多种形式,及时向保险公司和社会公众提示风险。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市场惩戒机制。 (三)着力推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类监管 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协作,推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类监管,建立规范科学的机制,识别、评估、监测、控制保险中介市场风险,提高保险中介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现监管力量的优化配置。根据监管实践,不断完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研究开发保险中介分类监管专用软件模块,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四)着力夯实保险中介监管基础建设 以新的《保险法》实施为契机,抓紧中介监管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不断强化监管制度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加强信息化建设,改进监管手段。加快保险中介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和保险中介市场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试点和上线推广进程,推进保险兼业代理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充分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用数字和曲线说话,提高监管效率。 (五)着力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将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信访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销售误导等问题的惩治力度。分析信访投诉反映的市场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提示保险消费风险,提倡科学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和维权能力,实现好维护好保护好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
2009年1季度保险代理机构业务收入前20名排名情况
附表2 2009年1季度保险经纪机构业务收入前20名排名情况
附表3 2009年1季度保险公估机构营业收入前20名排名情况
[1] 由于现有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没有统计产险营销员的手续费支出金额,此处保险营销员中的产险业务收入为测算数据,不作对比。等式为:产险营销员的业务收入=产险公司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产险营销员保费占全部产险保费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