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试点浮动定价车险费率市场化或再启
车险同款同价的现状有望得到改变。日前,保监会下发通知,同意深圳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试点工作,保险公司有望针对不同客户开发不同风险费率的车险产品。 自从2007年车险市场实行条款费率统一后,车险基本由交强险、基本险和附加险三样组成。基本险包括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包括车上人员责任险、玻璃单独破碎险和划痕险等。虽然根据车价和保额的高低,部分车险的价格会有所差异,但本质上并无多。在上海市场上,以购置价为15万元的家庭用车为例,从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财险三者的报价来看,基本一致:交强险基准保费1050元,保额10万元的车损险基准保费2000元,保额20万元的三者险基准保费1400元。商业车险信息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使得车险同款同价的特征越发明显。 根据保监会下发的 《关于在深圳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财险公司可使用现行的商业车险行业指导条款和费率,自主开发基于不同客户群体、不同销售渠道的商业车险深圳专用产品,允许深圳扩大费率浮动范围,完善相关费率浮动因子。 今年6月,深圳交强险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而商业车险平台系统也已启动建设工作。预计今年9月底,深圳商业车险的所有承保、理赔信息也将全部纳入信息平台集中管理,从而进一步规范车险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试点后,各财险公司可根据其掌握的客户资源将客户归类,比如按车主的出险率高低、车辆的档次、类型、车主的职业特点甚至是资产等不同系数,制定不同风险费率的产品。 车险实行费率市场化并非首次。深圳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浮动费率的改革试点,全国也于2003年铺开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但鉴于车险市场主体增多,业务竞争日益激烈,费率市场化逐渐演变成自由化的价格大战,有些财险公司甚至打出3折的低价。费率市场化最终以2007的车险条款、费率归于统一而告终。 对于车险定价机制的试点,深圳保监局相关人士表示,正在按保监会要求研究制定具体的改革试点方案,各财险公司都在积极准备新产品的研发和报备工作,但目前还没有新的商业车险深圳专用产品投入市场。业内人士估计,从细则出台,到产品研发、后台技术配合改造,再到产品推向市场,起码还需2至3个月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