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5年亏损之殇 沪车险业难觅救治良方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保险公司在经营车险的支出比例要远高于所得的保费收入,上述数据只是保险公司在正常经营范围内的支出,还不包括几乎所有公司都有违规经营的嫌疑,现在每家公司的车险手续费率基本都不会低于20%,有的甚至达到30%,车险业务经营已经出现严重超支。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上海车险平均赔付水平略低于2003年,为车险盈利带来一定可能性,但保监局有意将规定的车险手续费上限提高至“18%+4%”和“20%+4%”,这就又打消了车险业盈利的可能,在2003年,车险手续费只有8%,早就今非昔比。在6年时间里,只有2005年上海车险实现盈利,全年利润为1.12亿元,而当年车险盈利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大幅缩减了车险业务规模,但是现在上海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上升,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争夺这块业务,又如何控制规模和实现盈利?
  而据本报记者通过市场采访获悉,现在除了去年新成立的5家公司以外,上海车险市场24家公司车险赔付率达到超过50%的有21家,这些公司车险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90%。此外,华安上分、天安上分和天平车险的保费收支都已经出现了倒挂,简单赔付率超过100%。下半年,不论是发力扩展车险业务,或是继续低调转型,都注定要担负着车险亏损的压力。
  软硬兼施恐难奏效
  就在上半年上海车险业务亏损告急的时候,本报于7月21日了解到,一份由上海保监局牵头、保险同业公会制定的添加诸多关键性补充条款的上海车险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发放到各家保险公司“一把手”手上。
  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考虑到中介服务费用的增加,物价成本的提高,保监局有意提高“15%+4%”手续费的约定,而由于市场上大小财险公司份额差异较大,补充条款在中介费用标准上也实行差异化,车险业务市场份额大于3%(含3%)的公司,商业车险手续费上限为18%,市场份额小于3%的公司,手续费上限为20%。
  与此同时,记者还获悉,上海保监局还计划成立“规范车险市场调查小组”,一头由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牵头实施,另一头由上海保监局牵头实施,对每家保险公司日常检查每季度不少于三次,同业公会的检查主要是手续费支付的标准和相关凭证的合规性等,保监局的检查则直接深入到对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的手续费账目的检查,以及人为修改业务和财务数据以达到清理应收保费目的的行为等。
   而在处罚力度上,这份自律公约上明确表示,对于第一次违约的公司,除按“自律公约”实施细则扣取违约金外,再一次性扣取罚款2万元,情节严重的罚款5万元并行业通报。第二次违约,违约金扣取后,再一次性扣取罚款5万元,行业通报,并向保监局报告,建议对违约公司主要负责人监管谈话;当有公司第三次违约时,一次性扣取罚款将增加至10万元,除行业通报外,还将面临撤换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暂停违规机构3个月车险业务。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