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善事故车辆一站式服务

四年磨砺创新路 快速服务惠民生

  为提高上海道路的通行效率,鼓励交通事故当事人自撤现场、自行协商处理,上海市公安局与上海保监局积极探索,依托社会资源建立“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推出事故车辆“查勘、定损、修理、理赔一站式”服务,并逐渐完善了一套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的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上海道路交通的“排堵保畅”发挥了独特作用。

  服务社会 惠民利民

  近几年来,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坚持创新开展业务,不仅为上海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新路,而且为上海“排堵保畅”,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作出了贡献。

  推动了交通事故“快处”比例的提高,有利于道路的“排堵保畅”。“服务分中心”利用市机动车信息平台建立的物损交通事故信息共享数据库,为事故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事故快速处理比例逐年提高。据统计,自2008年4月1日至今年6月底,“服务中心”共登记受理当事人自撤现场的车辆物损交通事故106.99万余起,为210.88万余辆事故车提供了快捷服务。2010年和2011年上海市区车辆进入服务中心处理物损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1%和43%,至2012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达到了52%。 

  为当事人处理交通事故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便利。目前,“服务分中心”已基本覆盖上海市区和郊县,其中6家“服务分中心”还将服务时间延长到22点,极大地便利了当事人。“服务分中心”内驻有保险公司查勘员及驻点民警,车辆物损交通事故可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登记、定损、定责,不仅有效节约了市民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的办理时间,而且为企业带来了较大便利。

  为防范保险风险,筑起了骗保“防火墙”。各“服务分中心”实行信息化管理,事故车辆经由“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登记,保险公司驻点查勘员现场查勘和比对后,将事故车辆有关信息传送至上海市机动车联合信息平台。平台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骗保嫌疑,将提醒定损员予以重点关注,为有效防止恶意骗保筑起了“防火墙”。

  强化管理 提升服务

  随着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分中心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业务量的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赔服务水平,“服务中心”从建立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着手,努力强化管理,推动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吸纳各“服务分中心”为同业公会的准会员单位。2009年12月,市保险同业公会将各“服务分中心”吸纳为准会员单位,以便于上情下达,互通情报,沟通交流。

  组建“服务中心”管委会。2010年10月,由市保险同业公会牵头,市交警总队参与,吸纳6家“服务分中心”承办单位共同组建了“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由管委会具体负责管理、协调各“服务分中心”的日常工作。

  制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服务中心”管委会成立后,经过多次调研、听取意见后,于2010年8月,制定了《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规范服务考核办法试行)》,这对于推进规范化管理,保障“服务中心”快捷、有序地运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努力探索 继续前行

  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在探索与创新中,优化了事故车辆的“一站式”服务,完善了交通事故的“快处”机制,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去年11月以来,天津、内蒙等兄弟省市的同行多次前往“服务中心”交流取经,并表示将把上海的经验带到当地推广。

  “服务中心”的做法和经验,也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兴趣。今年6月,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在社长的带领下,近60人分两次前往永达和利港“服务分中心”进行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一站式”服务的运作程序、车损定损和理赔方式等相关情况。

  面对取得的成绩,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回应市民的诉求,不断探索,继续创新服务模式,为塑造规范化服务型的理赔服务中心而努力。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