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上海车险发力争取扭亏
近些年,上海车险业务高速持续增长,但却连续亏损。从上海保监局的统计数据看,09年前三季度,上海车险业务收入60多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 今年车险经营环境要好于往年,这使得车险盈利的预期也随之提高。但实际情况是目前仍无公司能确保车险年度扭亏。2009年转眼即逝,在还剩不到50天的时间内,上海车险能否实现扭亏为盈?眼下似乎难有定论。 市场经营环境趋好 前几年,上海车险受困于保险中介拖欠保费、抬高手续费、虚假赔案和赔付率居高不下,经营环境并不理想。为改变市场竞争环境,从去年年末开始,上海保险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车险市场竞争秩序,提升车险业务盈利能力。 从2008年12月8日起,上海实施车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保险公司在全额收取车险保费和代收车船税后,向客户出具保单和开具保费发票。在车辆投保过程中,“见费出单”必须在上海市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实时管理下完成。 上海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见费出单”后,车险市场应收保费率逐月下降,截至9月底,账龄为3个月以内的车险应收保费为1655万元,同比减少97.6%,车险应收保费长期偏高的现象基本得到了解决。 为规范车险费率浮动,今年7月25日起,上海商业车险信息全部进入“上海市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实现机动车辆管理、交通违法记录、保险理赔记录的信息共享,并对部分费率浮动实行统一标准。在上海地区各家保险公司购买车险,均需通过保险公司登录车险平台进行信息查询、比对和确认后,才能签发保单。 上海还将继续出招改善车险市场环境,包括建立车辆维修行业标准、推行理赔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开发车险理赔风险预警系统等。 险企控制赔付增长 统计显示,前三个季度上海车险赔款约42亿元,同比增长13%;车险简单赔付率63%,较去年同期降低约2个百分点。简单赔付率下降,一方面因为车险件均保费收入提高,另一方面因为业务品质管理能力的提升。 笔者了解到,车险业务全面通过信息平台投保以来,原先浮动因子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车险保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元/辆,一些公司件均保费增幅达到10%,车险保费充足率得到提高。 简单赔付率并不能真正说明车险赔付水平,考验车险的赔付真实情况将会是在明年。今年以来,在业务品质管控不到位的情况下,车险业务增速较快的产险公司高风险业务比例的提高,将会造成来年赔付水平成倍的增长。 据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下半年以来,公司主动放慢车险业务增速,不惜承担业务单月负增长的压力,力求做精做优业务品质。目前看来,全年车险年度赔案数量有望与去年持平。 取决于准备金提取 车险手续费水平得到控制,保费充足率获得提高,市场环境日益好转。不过,上海车险要实现盈利,关键还取决于各家公司准备金提取比例。 笔者从沪上某财产保险公司获悉,公司根据总公司稳健经营的要求,今年计提的车险未决赔款准备金,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倍,是同期车险保费收入的60%。如果算上保单获取时支出的手续费、管理费用和已支付赔款,那么今年车险要实现盈利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保监会虽已设定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底线,但各家保险公司通常会根据总体发展思路,向分公司分派计提指标。假设某保险公司车险今年承保亏损1亿元,那么未决赔款准备金少计提1亿元,车险报表就实现打平;少计提1.5亿元,车险报表就会有5000万元的盈利。 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上海车险市场已经连续多年亏损,保险监管部门也十分关注车险盈利问题,多次就车险扭亏进展情况向各主要车险经营公司进行调研。虽然各家公司经营情况有所爱好转,但目前明确给出盈利信号的公司并不多。 从目前保险公司实际情况看来,或许是为了减轻因今年业务快速增长而造成明年赔付压力激增,选择提高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金额的占大多数。在市场经常环境趋好的前提下,市场主体把全面盈利的期限放在了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