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监督改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

  近日,内蒙古保监局和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向社会通报了辖区15家财险公司今年一季度的车险理赔服务测评结果。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内蒙古保监局和保险行业协会将试行车险理赔服务测评季度通报机制,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知情权,倡导服务竞争,通过社会公众监督促进保险公司改善理赔服务质量,解决车险“理赔难”问题。

  此次测评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内蒙古15家财险公司交强险已决车险案件行业平均结案周期为14天,周期最短的公司为7天,最长的20天,国寿财险、安邦财险、平安产险和中华联合位居前列,分别为7天、9天、10天、10天;赔款金额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行业平均结案周期为12天,周期最短的公司为5天,最长的为19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太平洋产险名列前三;行业平均结案率为67.25%,结案率最高为91.77%,最低为56.08%,华安财险、国寿财险和渤海保险分别以91.77%、90.53%和85.77%名列前三。

  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地区财险公司商业险已决车险案件行业平均结案周期为12天,周期最短的公司为6天,最长的17天,安邦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分别为6天、8天、8天,排名前三;赔款金额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行业平均结案周期为9天,周期最短的公司为4天,最长的为15天,国寿财险、平安产险和中华联合位居前列;行业平均结案率为74.04%,结案率最高为88.32%,最低为65.38%,华安财险、中华联合和渤海保险分别以88.32%、87.82%和86.91%名列前三。

  据内蒙古保监局财险处处长卢晓辉介绍,与前两年不同,此次通报的车险理赔服务指标中除“平均结案周期”和“结案率”两个关键指标外,还根据赔款金额大小增加了“赔款金额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平均结案周期”。

  他透露,去年内蒙古保监局和保险行业协会首次在业内外通报了辖区财险公司2009年度和2010年一季度的车险理赔服务测评结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各家财险公司的触动也很大。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通过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内蒙古财险行业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比如,去年交强险已决车险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28天,商业险已决车险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23天,今年一季度分别为14天和12天,几乎缩短了一半。”

  内蒙古保险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此次通报的三个测评指标是在通常情况下测算的,对各家财险公司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并不是全面和绝对的,还需综合考虑指标以外的其他因素,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同时也需要保险消费者的大力配合,共同推进。“影响理赔案件结案时间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保险公司的工作效率以外,还取决于出险车主自身办理索赔手续的效率。因此,要有效缩短理赔的结案周期,还需要车主及修理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卢晓辉则表示,目前内蒙古的车险信息集中平台需要依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全国大平台,因此在数据提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表示,随着车险信息集中平台的不断完善,下一步,内蒙古车险理赔服务测评指标肯定不止目前的三项,“指标越多,社会公众了解的情况就越多,对保险公司的促动就会越大”。同时,内蒙古保监局还将在辖区内推行查勘员持证上岗、挂牌服务制度和开展车险理赔模拟查勘现场测试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行业提升车险理赔服务质量。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内蒙古财险行业实现承保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66.48%,承保利润率达16.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7个百分点,占全国财险公司总承保利润的8.5%。车险业务实现承保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68.03%,承保利润率达15.46%。开业满1个完整会计年度的13家财产险公司全部实现承保盈利,其中5家公司承保利润率超过20%。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