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险武汉遇冷
前仅有不到2%的电动自行车买了保险,也就是说,只有不到4000辆,现已保费为240000元。如果按照每次事故医疗费用责任限额5000元、事故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来算,那里就会严重亏损,仅有的这点钱是远远不够赔的。 既然是亏损, 热情当然不高,既然赔不起,为什么还要推出该险种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高层无奈表示:“这都为了配合公安交警部门整治电动车才勉强推出的,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现实中,交警加强管理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将是大势所趋,武汉上路的电动自行车也会越来越多。那在目前胶着的市场表现面前,交管部门是否会联合保险公司推行类似汽车“交强险”的做法呢? “推行‘交强险’的做法,固然可以提高整个电动自行车的整个保费市场,但是保单风险也随着提高。”湖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电动自行车险成为了一块“鸡肋”,看上去很美,操作起来却难逃亏损。若推行类似“交强险”的做法面,还临着一个问题:武汉市现在对超标的电动车已经停止了上牌照,如果想搞“交强险”的做法,最好的时间应该在集中上牌照的时候。在上牌照时强制要求每一辆车都买保险,不过武汉交警部门只想到要上牌照,就没有深层次的考虑到车辆保险的问题,或者说考虑到了,由于没有现行的法律条款所以计划就搁浅。 他还认为,错过了集中上牌的黄金(1794.00,2.90,0.16%)时期,再想推销强制上保险的办法是不现实的。目前而言,上了牌照的电动车自然就不想再花这笔保险费,因为车子都有了牌照,而且黄牌的期限是三年,也就是说三年内有牌照的电动车基本上是不会实行强制上保险了。除非改变现有的三年期限,“现在看来,改变目前‘黄牌’和‘白牌’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强制推行电动自行车保险的办法,武汉电动自行车保险的出路又在何方?是否有一种直接操作又简单方便的模式?电动自行车保险就真没戏了吗? 难题悬而未决,我们拭目以待。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