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启动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单位认证机制
本报讯 日前,大连为首批22家获得“保险事故车辆拆检定损维修认证单位”举行授牌暨启动仪式,大连保险业、交通系统、市消协及新闻媒体近百人出席了启动仪式,此举标志大连保险业在全行业率先展开了上述工作。 据介绍,这是为进一步贯彻保监会关于“建立修理质量后台控制标准、事故车修理厂统一认证制度”的要求以及交通部《机动车辆维修管理规定》,由大连保监局指导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协调相关部门推出的又一实际举措,它在有效降低由车辆维修环节引发的矛盾和纠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连市车辆保险理赔服务水平,给广大车险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和更便捷的服务,车险客户权益从此有了更有效的保障,大连统一的车险理赔及服务标准化作业体系趋向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2012年初,由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和大连市机动车辆维修行业协会共同发出“绿色维修”倡议,共同推动建立大连地区保险事故车辆拆检定损维修单位认证机制,面向大连市车辆维修企业公开评选“保险事故车辆拆检定损维修认证单位”。历时半年,经对全市维修单位软件和硬件环境全面考察,两行业协会组织从近40家申请参选单位中首批评选出符合条件的22家维修企业,授予“认证单位”资质。上述获得认证单位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达到一类综合修配厂,拥有肇事车辆维修资质和保险兼业代理资质,综合硬件环境好,维修信誉高,投诉纠纷少。 一位有过保险车辆理赔维修经历的王先生说:“我们花钱为爱车投保就是要获得质价相符的理赔或维修服务,对维修企业设立门槛、搞认证,消费者应有的服务和权益得到了保证,这是为消费者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北京现代大连汇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代表表示,维修企业获得认证资质,不仅是拿回一张招牌,更重要的是肩负了一种责任,接受更高的行业自律标准约束,就是要确保为客户提供不缩水的维修、不打折的服务,做好了这些,企业的生存才有保障。 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一博代表保险公司发言说,保险、维修业和消费者是鱼和水的关系,建立“维修单位”认证机制,初衷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目标就是让消费者满意,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这一平台,携手“认证单位”共同推进全市车险理赔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杰表示,此次“认证单位”评选工作是保险业与维修业携手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的初步尝试,目的是通过跨行业合作,在统一保险公司与维修单位间的拆检定损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各自会员单位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在倡导绿色维修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维修服务水准。 大连保监局财险处处长赵洪鹏在启动仪式上对大连保险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在全国率先开展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单位认证工作给予以下肯定:一是创新了合作和共同规范的新模式,建立了以消费者保护为前提的理赔、维修价格标准体系。二是建立了要求更高的行业准入标准,通过细化67项准入要素,促进保险业与维修业自我提高服务能力意识增强。三是示范引导效应明显,首批获得认证单位有助带动全市3000余家相关企业竞相加入这一行列,具有积极的引导效应。四是有助于提升保险和维修行业形象。通过建立双向自律考核机制,保险和维修行业联手共赢,彰显行业责任的社会形象得以进一步提高。 赵洪鹏最后表示,今后,大连保监局将继续加大扶持和支持两个行业类似的工作创新,以此将大连保险业治理车险理赔难的工作推向更深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