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保险业多举措治理车险理赔难

  本报讯 根据大连保监局部署,今年,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将组织行业围绕解决车险消费者维权和维修价格控制等主要难题,集思广益、挖掘服务潜力,再推多项举措,力促辖区解决车险理赔难工作再上一层楼。

  增加车险理赔标准更多服务内涵。一是正式实施《大连地区保险事故车辆玻璃安装安全认证办法》,拓宽保护车险消费者权益广度;二是启动事故车拆检定损认证单位工作;三是加大《机动车理赔服务手册》宣传力度;四是探索建立维修工时、烤漆、配件等车险理赔价格基本体系;五是筹划组建汽车配件、玻璃价格报价中心;六是探索建立大连地区汽车旧件回收制度,遏制旧件回流市场。

  加大车险理赔价格自律规范力度。将车险理赔服务纳入到产险自律工作范畴。一是组织实施《车险理赔服务合议管理办法》;二是探索建立4S店保险理赔合作评议办法,解决定损维修价格差异,建立双方协商机制,对评议极差维修企业实施市场退出机制。

  进一步完善信访投诉处理联动机制。配合保监局建立大连市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站,在协会设立专门办公室,与各方联动,构建全方位的消费者维权机制。建立公司专人及总经理信访(首问)接待日制度。运用保险合同纠纷调解、裁决机制,化解疑难案件。

  以点带面建设车险反欺诈体系。一是继续加强、扩大与公安刑侦合作,重点打击车险欺诈大案、要案、团伙犯罪案件;二是与交警部门建立交通事故保险欺诈防范控制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酒驾、换驾、伪造事故等案件;三是进一步完善车险赔案外部审计工作,把惜赔、拖赔、无理拒赔和积压案件清理纳入审计范畴。 

  建立多方协调交流工作机制。一是深化以评议为前提的商保定点医院及司法人伤鉴定机构合作管理;二是争得交通行政部门和维修业协会对理顺事故车维修价格的支持;三是建立与法院、司法局、路政、电力及医疗行政等部门的交流磋商机制,宣传行业社会职能,增加行业发声空间。

  以配合“道交”整治为切入提高快处中心管理。一是通过强化管理,调动快处中心承办单位积极性;二是借助公安交警部门天网、警务E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比例;三是下半年试推高峰期间免现场查勘举措,将符合快处标准的轻微事故案件处理率提高到90%。

  建立多层面消费者保险教育机制。一是借助大连保险消费者教育委员会行业资源,借助多元媒体开展长期保险消费者教育;二是组织常态性媒体沙龙,定期通报行业动态,确立阶段宣传主题;三是借助大连保险网以及大连保险行业协会官方微博,搭建与消费者交流对话、发现并实时预警舆情的工作平台。

  加快车险信息平台功能改造。为应对未来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发展趋势,加紧推动辖区产险公司建立代位赔偿机制及未来车险平台相应模块的开发、升级等前期预研工作,确保解决车险理赔难的这一未来环节通畅无阻。

  据了解,大连保险业上述综合举措多数已经相继展开,其余的将随后铺开,最终目的就是集合全辖之智,力图在解决车险理赔难这一服务环节,全力打造出一个持久性的、令消费者不断满意的软环境。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