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部分私车主入川买车险

国通赔服务打开了产险公司异地展业的最大瓶颈。

    事实上,我市车主舍近求远跑到四川买车险已有好几年。从2003年下半年起,四川邻水、简阳、广安、遂宁、资阳等重庆周边的川籍产险公司纷纷开始到我市抢车险业务。以至于某产险公司重庆分公司在2004年上调车险费率后,增加的保费还远远抵不上流失的保费。

  2005年,市保险行业协会曾专门就此事与成都方面进行过磋商,监管部门也对此展开过调查。但这些并未完全遏制车险保费流失。市内一产险公司高层人士透露,川籍产险公司低价入渝卖车险的势头并没减弱,而且很多还在打5折销售,对市内产险公司的杀伤力相当大,且“至今没得什么办法”。

  自律公约是道槛

  在同一公司买同一险种,为何川渝两地价差高达两成?业内人士称,这是由于我市车险行业实行了“行业自律”,四川同行则无此约束。

  2003年,经市保险行业协会牵线搭桥,市内各产险公司协商一致,制定出了“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公约”,并于2006年进行过修订。

  “自律公约”规定,严禁市内产险公司以任何方式变相给予车主更多优惠。如果擅自降低车险费率,每违约一笔就会被收取一万元违约金。

  由于“自律公约”的约束,市内产险公司不敢向投保人给予合同规定以外的利益,也不敢通过赠送其他保险产品或提供、赠送“增值”服务的方式变相降低车险费率。在“自律公约”的“高压线”下,重庆车主当然就只能最多享受到“统一”的8折优惠了。本报记者

  用脚投票

  ◇梁木山

  几家产险公司坐在一起,约定车险费率最高折扣不能超过多少,否则就扣你的“违约金”——这就是“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公约”的精髓所在。

  无论“公约”的制定者或参与者有无搞价格垄断的本意,但广大车主的眼晴是雪亮的——不管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归根结底是要让车主多掏钱。

  借用律师刘芳荣的话说,由行业制定一些所谓价格标准和折扣幅度,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业价格垄断。

  这当然不利于行业内公平竞争,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市场经济怎能以行业利益为转移?

  你的价格高,我就低价抢份额。川籍产险公司入渝卖车险,那叫伸手掘金。你优惠不够,我就接受别人的产品。重庆私车主到四川投保,那叫用脚投票。

  所以,纵观那些个价格联盟&md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