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险公估走向细分市场

实上,在全国保险公估市场上公估费用的构成中,车险公估费收入比例已经占据首位,其规模占比达45%以上,特别是深圳的公估收入规模70%以上都是由车险公估完成的。

  正是由于北京保险公估市场的经营主体长期以来车险公估发展相对较慢,所以,在全国保险公估总体收入规模的排名中较为落后。车险公估的未来大规模发展应当是北京保险公估市场整体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车险公估是一种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管理密集型的公估业务,车险所具有的出险频率高、标的流动性强、数量巨大且车型配件种类多、伤人案件鉴定过程中费时费力、标的平均损失金额小、查勘工作量大、客户对服务效率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使得开展车险公估人力物力投入大,管理要求高,控制道德风险难度大,经营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但是,这样的困难对于保险公司自身同样存在,且自身从事车险公估业务相比公估公司更加复杂。因此,北京保险公估业应当结合本地保险公司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有重点地发展车险公估业务。

  北京保险公估市场上的部分经营主在发展初期若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低成本投入远郊区县建立公估服务网点,填补远郊区县的公估服务空白,将会受到保险公司的极大欢迎。与此同时,北京保险公估市场上的公估公司也不必为城区车险公估业务与自己的上游行业——保险公司自身的理赔机构产生激烈的替代竞争,而且保险公估自身也降低了经营成本,有利于积累车险公估经验,为日后大规模发展车险公估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加强区域内外的同业合作对推动北京整个车险公估市场的快速发展十分重要,合作不仅有利于交流先进的公估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有利于快速扩大自身的公估服务网络,共同提高公估的市场品牌与服务品质,共同推动保险人的公估意识。

  大力开展车险公估业务之前必须测算好本地车险公估市场的业务规模并测算出能够取得的车险公估业务份额“以量定投”,在北京保险机构尚未完全放开公估的市场上,避免由于初期投入过高、业务发展不理想而导致阶段性较大亏损,在公估产品、市场拓展、服务质量、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要进行系统的科学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估人应该学会如何适应市场的外部环境,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

制作维护:车酷网   Copyright © 2007-2011    京ICP备09020517号  客户服务:010-64114059 QQ358229330 友情链接